English

中年学者出文集有人喝彩九卷十二本《杨义文存》将对学术著作出版产生影响

1998-03-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邓凯 我有话说

1921年12月,《胡适文存》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这一年,胡适正值而立之年;次年,《独秀文存》也随即面世,这一年,陈独秀刚刚43岁。唯才是问的学术传统和出版风气将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学人推向了文化界的前沿。在各种条件均优于从前的今天,文集在热,这是不争之实。但文集出版似乎呈现两个走向:一是老一辈功成名就的学术大家理所当然地为自己的学术生涯作总结,如《季羡林全集》、《张岱年全集》等,或是故去之后由亲友或门人整理结集付梓,如《唐?文集》、《艾青全集》等;二是大批中青年作家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作全景式的展示,如《苏童文集》、《叶兆言文集》、《方方文集》等。然而,在卷帙浩繁的文山集海中,你能找到几套中年学者的文集呢?也许,刚刚问世的《杨义文存》(已出第一卷)可以算作中年学者文集出版的先声。

据人民出版社三编室主任吴学金介绍,《杨义文存》九卷十二本将由人民出版社于年内陆续推出。迄今为止,中年学者在最权威的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文集的,仅杨义一人而已。

杨义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科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至今已有25种学术专著问世。1986年开始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洋洋150万言,涉及作家700余人,作品2000余种,是迄今为止写得最为详细、本色的文学史。王瑶先生认为该书“体大思精,多有创见”;钱钟书先生则赞赏杨义“积学深功”、“后起之秀,君最突出”。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新文学图志》、《楚辞诗学》、《鲁迅作品综论》、《中国叙事学》等更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国外甚至有人问:中国到底有几个杨义?中央文史馆馆长、著名作家萧乾先生说:“我很赞成杨义这样的人出文集,他古今兼通,很有成就。”

学术著作因其读者有限,一直是出版社慎之又慎的选题。长期以来,学术著作出版难,发行难,久处山重水复之中。直到前几年才呈现柳暗花明之势,重新活跃起来。如三联、河北教育等出版社精心出版了大批学术著作,其中不乏中青年学人的宏篇佳构,但都是单兵出击,构不成集团规模。中年学者文集出版极为少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马连儒认为,主要是学者功力不到,或者著述不多,分量不足以构成一部文集。另一方面,萧乾先生认为,因为出文集大多是赔钱的,出版社并不鼓励。

人们总认为,出全集出文集是老年人的事,文集像一个句号,为学者的学术生涯作总结。萧乾先生认为,出文集不应该有年龄界限,关键看你有多少货色。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说:“在以前,好像人才都得六七十岁才能出来,论资排辈,这对提拔人才、对整个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这是一种老年社会的表现。人民出版社给杨义出文集,这是一个权威出版社向社会表明:像杨义这样的中年学者也是可以总结自己的成就的。”马连儒说,人民出版社给杨义出文集,是想给中年学者树立标杆,谁值得出就出谁的。现在学术界有一种浮躁、好虚荣之风,甘愿坐冷板凳的人不多。杨义则是其中一个代表。有位学者说:板凳宁坐十年冷,不写文章一句空。《杨义文存》的出版希望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我们提倡扎扎实实的治学风气。姜德明、张炯等知名人士认为,《杨义文存》的出版,对学术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学术界的薪火传承事关学术的命运。学术著作的出版作为一种文化积累功不可没。值得欣慰的是,毕竟有些出版社开始关注中年学者了。近年来势头正猛、以出学术、文学图书著称的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王亚民说,优秀的学术著作是学术界的最高成就的体现,致力于文化积累性的出版是有社会效益的。该社的许多学术著作初版已告售罄。他们正考虑出一些中年学者的集子,有关事项正在协商。刚刚因推出《跨世纪学人文存》而引起较大反响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党玉敏表示,他们希望各界向他们大力推荐学术界的优秀学人。人民出版社继杨义之后,又在继续调查,希望发现合适的人选。正如社长薛德震所言:“如果著作确有学术价值,是填补国内空白的,赔钱我们也要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